一場賽事里的城市生活圖景
體育日報青島5月16日熱訊 題:揚帆碧海,幸福青島——一場賽事里的城市生活圖景
體育日報記者周杰 張武岳 季嘉東
初夏陽光下,青島海面波光粼粼,白帆點點。5月16日,美國、澳大利亞、英國、巴西、中國等49個國家和地區的230多名運動員齊聚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,共赴2025女子ILCA6級與男子ILCA7級世界帆船錦標賽。這場匯聚全球目光的國際A級賽事,不僅是一場海上競技的盛宴,更是備戰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的重要一站。
2025女子ILCA6級與男子ILCA7級世界帆船錦標賽在青島舉行。體育日報記者 李紫恒 攝
在奧帆中心的情人壩上,72歲的退休教師唐紹敏與老伴并肩而立。他們專程前來觀賽,唐紹敏更是帶上了心愛的專業相機,只為凝固帆船運動的瞬間。“攝影是我的興趣,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,我就愛上了這里的帆船風景。”他舉起鏡頭,指向遼闊大海,“只有這里,才有最美的帆船畫面。”說這話時,他眼中閃爍著光芒,臉上浮現出自豪而滿足的神情。
作為土生土長的青島人,唐紹敏親歷了城市的巨變。“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,城市越來越宜人。”他的話,引來了另一位市民沈滋臣的共鳴:“08年北京奧運會后,帆船運動真正成了青島的一張名片,也讓青島贏得‘帆船之都’的美譽。”
2008年8月12日,北京奧運會帆船比賽在青島舉行。眾多帆船愛好者乘坐組委會安排的觀眾船出海觀戰,近距離為運動員加油助威,感受帆船運動的魅力。體育日報記者 朱崢 攝
青島,這座三面環海的城市,以其鮮明的海洋特質、多元的文化特色、包容的城市情懷,連續五年上榜“最具幸福感城市”。曾有人這樣描述幸福的青島:“經濟富有活力,城市開放包容,環境美麗宜居,社會文明和諧,市民對這座城市有高度的認同感、歸屬感、滿足感。”
帆船不僅代表青島體育的躍動脈搏,也象征著這座城市獨有的海洋精神。賽事期間,不止本地市民在奧帆中心漫步流連,來自成都的游客屈根目也與老伴專程前來一睹帆影。“當年在電視上看奧運帆船賽,這次終于現場感受。體育,不僅令人有滿足感,也讓生活更有品質。”
城市的美好生活圖景背后,是市民發自內心的自豪。“每次看到外國運動員來到青島,我都特別激動。”一位青島大學的志愿者說,“這座城市不僅有美麗的海灣,更有開放包容的胸懷。”正是依托這獨特的海洋資源和包容精神,青島不斷提升城市品質,彰顯出其獨特的魅力與活力。
人們在青島市南區棧橋景區游玩(2024年8月17日攝)。體育日報記者 李紫恒 攝
作為擁有綿延905.2公里的海岸線和49個海灣的城市,青島多年來立足各海灣的生態環境特點和灣區發展定位,精準實施污染治理、生態保護修復、親海品質提升等,以美麗海灣建設提升海洋生態環境質量,打造出宜居、宜業、宜游的高質量海洋城市。
賽事間隙,西班牙隊教練古斯塔沃·利馬在陽光下喝著咖啡,望著眼前的海灣,不禁感慨萬千。他曾于2008年代表葡萄牙征戰北京奧運會帆船賽,如今再次踏上這片熟悉的海域。“每次來青島都有新的驚喜。城市更文明、更有序、更安靜,市民非常友好,城市既國際化又不失獨特韻味。”
人們在青島市南區歷史文化街區游玩(2024年8月17日攝)。體育日報記者 李紫恒 攝
帆船運動不僅改變著城市的“面子”,也滋養著生活的“里子”。本次賽事期間,主辦方依托奧帆中心打造全新消費場景,“賽事市集”熱鬧登場,運動裝備、特色美食、文創產品琳瑯滿目,20余家企業在此展示青島風采。來自山東聊城、萊西等地的數百名中小學生也走進奧帆中心,在親身體驗中觸摸這項運動的魅力。
城市的幸福感,不止于統計數據,更體現在“看得見”的變化和“摸得著”的細節:人居環境改善了、道路交通順暢了、山頭公園煥新了……生活在青島,市民處處見新意,時時有驚喜,真切感受到了家門口“觸手可及”的美景和“近在咫尺”的幸福。
風吹浪涌間,情人壩上傳來陣陣加油聲。藍天碧海中,白帆點點,如詩如畫。這畫面里,有競技的激情,也有市井的溫度;有自然的饋贈,更有城市的奮進。
從五四廣場遠眺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(2024年8月19日攝)。體育日報記者 李紫恒 攝
在帆船之都青島,每一場賽事,都是對“活力海洋之都、精彩宜人之城”城市愿景的生動詮釋。正如世界帆聯主席李全海所說:“帆船不僅是一項運動,也是一種生活方式、一種城市精神的具象表達,更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與人民的幸福指數。”
夕陽西下,奧帆中心燈光秀開始上演。在光影與海風交織的夜色中,青島的海灣更加動人。這座城市,也以溫暖與從容,續寫著屬于她的幸福篇章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